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為尋找被市場低估的股票,並在市場最終認識到其真實價值時獲利,即以低於公司實際價值的價格買入股票,並長期持有。操作上,投資者會運用四大重點:設立安全邊際以抵禦市場波動,並抓準時機善用市場的不理性情緒;同時,透過尋找具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確保長期獲利能力,並專注於自身能力圈內,投資熟悉的產業。

價值投資四大重點

安全邊際

以低於公司內在價值的價格買入股票,藉由緩衝,保護投資者免受錯誤判斷或市場波動的影響。

善用市場先生的不理性情緒

將市場比喻為一個情緒化的合作夥伴,時而樂觀、時而悲觀,而投資者會利用市場先生的情緒波動,在市場恐慌時買入,在市場狂熱時賣出。

護城河

公司擁有可持續競爭優勢,使其能夠抵禦對手的侵蝕,而擁有寬廣護城河的公司更有可能在長期內保持盈利能力。

能力圈

投資者對特定行業或公司的深入了解,進而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投資以降低風險。

“投資人就像打擊者,但是不會被三振出局,
可以一直等待機會來了的那一刻再出手。”

-華倫・愛德華・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

談到價值投資,大家一定對這個名字不陌生,曾經為首富的股神華倫・愛德華・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現為波克夏海瑟威的董事長,每年與他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舉辦的股東大會,更是吸引全世界投資人來朝聖,剛開始的波克夏一股只不到十塊美元,如今高達一股三十多萬美元,可見他獨到的眼光與財富複利的力量是有多可怕。

安全邊際

價值投資源自於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的教授: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其著名的著作有兩本:1934年《證券分析》 與 1949年《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價值投資最主要的核心:安全邊際(magrin of safety)就是出自於葛拉漢,所謂的安全邊際,就是以遠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買進。由於每個人對價值的評估不同與意想不到的事件所造成的風險,安全邊際就提供了犯錯的空間,而且因為買得夠便宜,所以不太會造成嚴重的虧損。

市場先生的不理性情緒

此外,葛拉漢還提出市場先生這個概念,市場先生就像是個躁鬱症患者,每天依據自己心情對市場的股票報價,人們不應該跟著市場的情緒起伏,反而應該好好運用市場的不理性。

護城河

最早的價值投資比較不在乎公司的體質,也就是不太在乎質化方面的分析,只要買的夠便宜,就是低風險高報酬,只要花時間等待到市場發現,然後回歸合理的價格再賣掉;或者買進非常大量便宜的股票,進入董事會並且控制經營權,然後進行資產清算。

然而,這樣的風險其實也是有的,假設公司體質持續惡化,總資產持續減少,勢必造成內在價值持續的下降,清算資產也會有賣不掉因而必須降價求售的風險,所以年輕的巴菲特也是走了不少的冤旺路,包含當時買下波克夏海瑟威,也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後來主流的的價值投資,比較偏向以合理的價格買進非常優秀的公司,因為優秀的公司,內在價值會不斷上升,包含獲利逐年上升,股息越發越多、越來越高的市場佔有率等等,並且非常看重經營管理階層的人品性格,同時兼具量化(財報數字)與質化(評估有沒有足夠的護城河和競爭對手有哪些公司以及未來所屬產業趨勢)的評估。

能力圈

此外,由查理•蒙格(巴菲特的搭檔)所提出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這個概念,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投資,意思是投資並不需要什麼都懂,只需要投資自己了解的公司或產業,太難懂的就不投資,最後在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時,大量買進集中投資,並且長期持有。

當然也有一些非常知名的價值投資人,像彼得•林區(Peter Lynch)喜歡分散投資,分散投資或是集中投資沒有對錯,投資必需符合投資人自己的個性。


如何評估賣出的時機
在三種情況下會考慮賣出

01
股價的價格遠高於內在價格

02
公司營運轉差不如預期

03
發現更吸引人的公司